|
|
|
|
|
|
中国传媒广告营销技巧 |
|
发表时间:【2013/8/21 15:29:07】 浏览次数:4799次 |
|
中国广告传媒市场已经成为了越做越大的“蛋糕”。但是,这个商机同时也意味着作为广告承载者的电视、报纸、广播和期刊等媒体必须在新的产业布局中使出拿手本领,如何才能“分食”到一杯羹。众多的媒体在激烈的广告争夺战中已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广告营销模式,彭小东老师根据自己多年广告传媒营销经历跟大家做如下分享:
一:前期要注重品牌塑造宣传推广
由于中国传媒市场的竞争加剧,市场准入门槛越来越高。对于传媒市场上的后来者,此招数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在广告客户资源稀缺的情况下,赔钱扩大自己的知名度,提升媒体的美誉度就是在广告方面开疆拓土的不二法门。比如《中关村》这份起步较晚的新兴杂志每期广告量已达数十万。而杂志前期投入的宣传则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中关村》杂志坚持向中关村1万余家企业提供免费刊物。从去年7月起,该杂志被中国民航选定为机舱读物,每期在国航部分航线上铺送2万册,成为投放量最大的机上读物。今年又开始向北美地区发行。同时,目前在北京各重要的商务会所、宾馆还有2000多个展示点。这些,杂志社都投入了巨资。仅在北京三环沿线树立的广告牌一项,杂志社去年就投入了200万。这种赔钱赚吆喝的做法在媒体圈里并不少见,给知名人物、专业人士、政府官员、相关企业免费赠阅几乎成了新媒体广告营销策略的开端。
这样卖力的品牌推介活动也回报颇丰,就经历了许多次广告客户主动找上门来的惊喜。“有的甚至是看到广告找上门来时,才发现居然还是邻居。”
二:合适的才是最好的价格肉搏战
在广告市场不太规范的岁月里,这一招数曾经风行天下。众多的媒体在印制精美的广告刊例表上打出的价格大多所差无几,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收费情况却有着天壤之别。如《北京晚报》的折扣在8折以上,而一些新兴的报社折扣就可以达到6折左右。由于发行量和影响力的差别,有的报社广告甚至低至2-3折。在一年前,个别报社的整版广告曾经低至4000元,有的都市报版面上连评职称的论文都当作广告吸纳,足可见价格战之惨烈。
许多人认为,价格肉搏战手段略显低端,往往只能在“浑水”中奏效,但事实上,在规范的广告市场中,这一招也屡有战果。例如在网络上被评为十大恶俗广告之首的“脑白金”,在广告投放上就充分利用了媒体这个招数,用最少的钱获得了最大的宣传效果。
由于脑白金的广告投放量大而且相对比较集中,许多媒体为了拢住这个财大气粗的广告主,纷纷自降身价。脑白金也充分抓住了媒体的这个心理,将广告价格一压再压。比如,收视率仅次于中央电视台的上海东方台,其它厂家做广告的价格为正常报价的80%,但经过一个半月的艰苦谈判,脑白金最后拿到了33%的折扣。数字显示,脑白金在全国各地报纸上做广告的价格最高的也不超过正常报价的45%,电视专题片的价格则更是不到10%,电视广告的价格一般在40%以内。
三:相信数据求致胜创造价值
发行量、收视(听)率常常被看作是媒体的硬通货。拥有较高的发行量、收视(听)率就意味着能够更为轻易地获得更多的广告市场份额。
|
|
上一条:户外广告灯光“亮瞎”眼?罚! |
|
下一条:中国户外媒体10年变迁路
|
|
|
|
|